【腾讯云】腾讯云图,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。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,模板丰富,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。

2018年4月,阿里巴巴宣布以95亿美元收购“饿了么”,这是“饿了么”的第九个年头。

它的创始人张旭豪也由曾经的CEO转变为了董事长,当时年仅三十三岁。

细数当时“饿了么”的历程,九年的时间历经风风雨雨。

同样令人感叹的是现任董事长张旭豪,从青涩大学生到知名企业家,他的创业之路堪称行业传奇。

张旭豪

一举拿下百度外卖,与美团外卖激烈的厮杀,被阿里高价收购,到现在成为行业巨头,履历上的每件商业事迹无不是行业内的案例典范。

张旭豪和“饿了么”的故事,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白手起家创业史书,这样“低开高走”的过程让人啧啧称奇。

可他转身又投入了另一个与“饿了么”毫不相关的领域,一时在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张旭豪和他的“商业帝国”有着怎样的故事,如今又如何呢?

意气风发,热血创业

“是不是要做些什么来改变一下这个世界?”2009年的一个深夜,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一个男生宿舍里,有人提出了这个话题。

他们是建筑节能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每天枯燥的项目工作让他们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太多的热情。

除了学习,其他时间他们就和普通男生一样,在宿舍里打游戏。

其中就有张旭豪,1985年出生的他当时才24岁,和康嘉、汪渊、曹文学几个同学是很好的朋友。

就在刚刚,他们结束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竞技游戏,欢愉过后的他们开始思考起了这个问题。

“创业”这个是所有大学生心里都曾浮起的一个词语,无论是昙花一现,还是日久生根,都曾充满了希望和未来。

做课业项目只是解决实际上的项目问题,并不能对周围乃至这个世界产生什么其他的影响。

这不是张旭豪他们想要的,现在的青春里,要做出点什么实际行动才行。

他们想了很多,首先从他们的本专业入手,除了课业项目,还有什么能够做出改变的。

几个人发现,在建筑节能方面能做得实在有限,一是因为他们仅仅是没什么钱的穷大学生。

没有资金也没有资源,另外在中国这个行业也是刚刚起步,了解太有限了。

抛开本专业几个大男生躺在床上,将中国的各个行业都细数了一遍,令他们沮丧的是,这些行业或多或少地对他们来说都有不小的限制。

“创业真难啊!”他们发出感慨。“饿了,吃点啥?小吃单子呢?”有人说道,彻夜畅聊的他们这时觉得有些饥饿难耐。

他们开始找平时留的小吃单子,准备打个电话,看看能吃啥。“啊!送饭这个点子怎么样?我们可以做这个啊!”

忽然有人提议道,送饭也可以创业啊,张旭豪几个人现在找小吃单子就是很好的例子,肯定还有人也有这样的举动,那何不从送饭入手来做个试试呢?

说干就干,几个人简单的商议了一番后,大家准备明天就开始行动,这场“饿”出来的创业就此开始了。

第二天他们就去了食堂,坐在餐桌旁观察食堂窗口,他们是在偷偷地记录学校食堂的接单情况。

当时学校也有送餐服务,但都是电话接单,人不忙的时候再去送,也比较麻烦。

他们观察了几天后,几个人心里大概有了规划,准备和食堂窗口的老板谈业务。

毕竟是创业,他们不算是开公司,也要有自己的名字,既然打算送饭,那就要追求“快”,这是他们最早的“企业理念”。

于是几个人在澡堂洗澡的时候,就这么把名字敲定了——“饭急送”。

紧接着便是洽谈业务了,他们在食堂一家家地和老板谈,因为是大学生创业,老板总是觉得他们并没有那么靠谱。

现在大学生创业的多了,大多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,哪有那么容易成功,对他们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。

最后终于有一家同意了,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和他们合作了。

几个大男孩在抓住了机会后,便立即投入了进去,他们手里没有那么多钱,张旭豪的手里有之前自己炒股玩基金存下的几万块钱。

其他几个人也都掏出了自己的钱,有人将自己的学费投了进去,大家东拼西凑也是凑出了一笔十万块钱的“创业资金”。

青春的激情是无尽的,抱着一腔热血,他们立即着手购买了几辆二手电动车和几部二手手机。

又买了几个大箱子,用于餐食的保温,一切准备好以后,便开始接单了。

老板见他们创业的架势还不小,心想他们好像和一般创业的大学生不大一样,还是比较靠谱的。

张旭豪几人为了让订单来得更快一些,参考着外国餐厅广告单的样子,也做了他们自己的宣传单。

甚至在学校门口的三轮车上、鞋摊子上都打上了广告,订单来得很快、量也很多。

他们每天忙得晕头转向,看着手中目不暇接的外卖订单,陷入了沉思。

他们开始雇佣了几个送外卖的外送员,又找了几个人专门接听订单电话,可还是忙得不行,订单的钱不多量实在太大了。

当时移动支付行业刚开始,还没那么普及,用现金的比较多,送单后都是收现金。

有的外卖员不老实,要么少一个订单,要么少几块钱,这让张旭豪他们很是发愁。

每天晚上对账要到十二点,一核对发现除去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外,利润并不高,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状况出现。

只是他们又想,这样一单单地接听电话和记录数据实在是太麻烦了,干脆做个线上的系统。

想吃什么直接下单,系统自动接单,自动录入信息多方便呢。

正在他们愁绪满腹,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,有个人找到了他们。

势如破竹,竞争市场

交大软件学院的本科生叶峰对他们的这个模式很感兴趣,他也看好这个行业。

在和张旭豪等人交流一番后也加入了他们,在叶峰的帮助下,他们开始正式地建成了这个网络订餐系统。

渐渐地周围其他的餐厅也慢慢地加入了他们,订单越来越多,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,张旭豪也亲自上阵。

送餐的路上,他也在实践他们的操作模式,看看有没有其他什么问题。

同样是服务业,张旭豪他们正好和别人相反,越是恶劣天气他们的生意越好。

因为刮风下雨的天气大家更不想出门,这就是发挥外卖作用的时候了。

冬天送外卖是最痛苦的,除了寒冷的天气,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遍地的雨雪。

张旭豪的棉鞋常常被雨雪打湿,整个脚被湿冷的鞋子包围,不仅没有取暖的作用,反而让他痛不欲生。

最后没办法,他干脆不穿棉鞋,只穿着拖鞋就去了。

送完外卖回来再去洗澡房冲个热水澡,渐渐地他的脚还是被冻出了很严重的冻疮,至今还有疤痕。

交大的实验室非常大,里面位置错综复杂,一般实验室的订单都不约而同地和顾客约在实验室门口。

有一回他接到了一个实验室的订单,可是这个同学偏偏不出来,等了很长时间才来拿。

对他百般刁难,将他臭骂一顿,也让他耽误了其他很多订单。

还有时候还会收到假币,这常常让他们感到生活的鞭打是多么的残酷。

可是既然选择了服务行业,那么客户的满意度就是最重要的,张旭豪选择继续坚持。

后来发现线下和线上订单同时进行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,更何况外卖员本身流动性大,不太稳定。

不如让餐厅自己接单,他们是通过和餐厅合作来抽提成。

可这样太麻烦了,不如之前全弄成线上的,商家也可以更好地看到自己的产品如何,交易数额在后台也一目了然。

说干就干,正好赶上孟加拉国在公开售卖域名,张旭豪立刻买了几个,其中就有类似“饿了么”的拼音域名“ele.me”

他灵机一动,觉得这个名字不错,正好他们是餐饮相关的,灵机一动——“饿了么”就此诞生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Top